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搞学术也是一样。我决心远离学术界正是因为自己对学术界的运行效率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我看来,现在学术界的大部分工作的历史意义都堪比用马拉火车,用最低效的工具干最难的事。加入这样一个群体让我感觉生命被浪费。
大学教授的主要工作是总结知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学术界的认识。
以物理、计算机领域为例,知识的总结的介质一般是LaTeX。但是LaTeX是一个极端废柴的语言,这种格式只对处理公式比较多的论文有用。但是其处理公式的手段却相当原始。各位想想的话不难发现,我们常写的程序代码里的函数其实跟论文里的公式其实基本上是同构的,但是现代编程语言+IDE使得类型检查+符号引用检查变得异常轻松,大大减少了检查代码所需要的时间。读代码的时候看到一个不懂的符号可以轻松地找到其定义的地方。幸运的话还能找到注释。但是如果你跟合作者写LaTeX的话,大概率你需要不断地去手动寻找符号的定义,不断地小心翼翼地检查符号有没有定义过,上下文一不一致,公式的量纲对不对。用人脑进行单元测试,每次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grammarly插件出现之前,你甚至还得小心翼翼地检查语法。)这些在写程序代码的时候已经变得trivial的东西,学术工作者依然在天天做。我知道大老板自己不用亲自写论文,浪费的时间都是手底下的学生们的。但是我要是自己成了教授,势必也会重新让学生们浪费时间。
学术界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任。那么它有很高效的手段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大部分的教授并不喜欢讲课。因为讲课意味着他们要重新熟悉自己在学生时代虽然学过但却已经很模糊的知识。如果要把课讲好,不仅需要用大量的思考来重新掌握这些知识,还需要用心去模拟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状态,猜测学生们可能会有的问题。但问题就在于这些东西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需要教授自己摸索的。市面上只有《热力学》的教材却没有《怎么教热力学》的教材。就连乐于教学的教授,也没有一个地方去记载与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在很多学校,教授上课使用的幻灯片甚至都是自己现做的。自己用完就完事了。既不继承既往的教学经验,也不向下传承。今年学生没听懂,下一届学生还是听不懂。你很难想象在公司里搞培训能搞成这样。更有奇葩的学校规定一个教授不能长期教一们课程,人为增加教学负担。我知道现在计算机系很多时候会使用Git来传承课程材料。但是这在别的系基本不可能。原因无他,教授不会用Git。
最后谈谈创造知识。在知识的创造方面我感觉学术界做得还行,如果我最后还是留在学术界了这可能是唯一的原因。看着上一茬死透的Web3、XR之类的项目,我感觉工业界实在是没法嘲笑学术界喜欢盲目跟热点。这里面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学术界只适合创造不赚钱的知识。但凡你要创造的知识有盈利的可能,那么去公司必然是个更好的选择。资本主义社会,创造资本才是最优先的。一切不能创造资本的事业都得给资本自身的再生产让道。这就决定了在公司和在学校,能拿到社会资源必然是有极大差距的。等你好不容易说服你费劲招来的博士生好好做你的项目的时候,人家公司一个十人小团队说不定都拉起来了。小农经济式的课题组运营,必然是打不过金钱垒起来的现代公司组织的。如果你确信你要创造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不搞个公司来创造它呢?